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总是把法律系出身的志愿女和女检察官、女法官和女律师划上等号。善良一点的人们则会说她们是具有内在美的一群。
大学里的男生总爱形容法律系的女生是:许阿桂检察官的学妹就是凭着过去的刻板印象,一口咬定她们一定是因课业繁重而无暇顾及外表,所以老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
朱德龄便一直有这方面的困扰
每逢她甩着那长及腰际的亮丽秀发走进教室时,偶尔由外系来旁听的国生,都为着她那张如工笔画家笔下仕女般细致的央容所为之倾倒。惊艳之余忍不住悄悄向她同班同学打听,那么漂亮的女孩来念法律做什么?想在班上钓个金龟婿吗?
德龄并非不用功,但由于她比班上其他女同学多花了一些时间在打扮和交际上,因此成绩只是朱德龄平,更印证了人人不看好她日后进入法界的传言。毕竟国家考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在大学时代的德龄,还没意识到日后出路问题,考上法律系,完全是因联考志愿而分发到的。
大学通识课程的课堂里,老是挤满了来自各系的学生。尤其是法律系名师开的课,更是场场爆满。
面对台上德高望重的教授滔滔不绝地以学者身分发表支持在野党政策,台下近两、三百个学生苦力听讲做笔记的精彩讲座,德龄还是激不起一点关心政治的热情。若不是此堂为法律系必修学分,她才没兴趣听呢!
想到前一晚参加联宜舞会跳到三更半夜,全身均疲惫不堪,德龄摊开保持得很干净却很少做笔记的课本,顾不得形象便打了个大呵欠。
不知她这个动作招惹了谁,居然有人用张纸团往她后脑勺打去,她的睡意顿时全:被吓走了。
“谁?”德龄当下脸色大变,连忙转过头去追查元凶。
后座的同学们面面牙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德龄见大家都这么认真在听课,才发现自己打搅了同学,于是只好先忍住这口气又转过头来。
此时,她好像听到有个男孩假装咳嗽的声音,于是她便记住了这声音。哼!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看我非找机会逮住你这个小人不可!
下了课,她忙不迭地往座上位后方看去,寻发声的位置找到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