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一夏文集

春秋一夏/著

2024-05-16

书籍简介

人们常说“四十而不惑”人们还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可我们常在少不更事时,常忽视经验,轻易否定,只听从自己的意愿。就像今天,我们在追逐名誉和金钱时,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勇往直前,最终我们想换来什么呢?是不是也像我梦想的假牙一样,只徒有美好的幻境?

首章试读

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子太好过了,每天,日子过得风轻云淡,恍恍惚惚,经常会想不起今天是几号了,是星期几了。那天上班也和平时一样,工作闲下来时拿来报纸胡乱翻一通。报纸上为纪念七七事变的文章,让我记起了已是每年的七月七日,是抗战爆发整整七十年了。

往后的日子多了一些沉重了。我想到了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大伯父,一个是我的老公。大伯父亲身经历了日寇占领太仓的时期,还差一点死在了日本人宪兵队;我老公,他想用小说的形式叙述当年日寇欠他家族的血债,令他不曾想到的是:叙述的过程慢长和灵与肉被煎熬的痛楚。

我爷爷一家是在中日交战后从江苏海门逃难到了上海,再辗转到了太仓。我爷爷的家里曾住过日本兵,还有日本兵的马。那个时候我父亲和大姑还小,在他们的记忆里,日本兵很和气,很喜欢小孩。因为有时会给他们糖吃。可比他们年长的大伯父却清楚地记得日本兵是如何地狠毒和狡诈。

日本军强占太仓时,我大伯父在江苏省立第四中学师范科实习小学读高年级。日本军不准学生学中文讲母语,要他们学日文讲日语。当时日本军统治不单在精神上控制百姓,还颁布很多的禁令,其中有一条是不准中国人吃大米一类的精粮。

那一年我大姑刚出生不久,我奶奶因为营养不良,无奶水喂她,我爷爷十分着急,就让我才十多岁的大伯去浏河乡下用高价换一点大米回来。爷爷想大伯年纪小不容易被日本兵发现,让他换了米用袋子绑在身上趁夜色再赶回来。没成想日本兵的搜查很仔细,年小的大伯也未能幸免,被日本兵抓捕投进了监狱。后来,爷爷用尽家里积蓄托人把大伯从日本人那里赎了出来。大伯回家后告诉家人,日本人可坏了,将他们这么运私粮的百姓投到一间水牢,家里没钱赎不了,就只能死在里面了。

我大伯父今年都八十多岁了,但他只要一说起日本人当时的暴行,依然会激愤地浑身颤栗。

我老公,家族的苦难像一座山一样地压着他。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写,从我们结婚到儿子虚龄20,他执着地写他家族在日军占领时所遭受的苦难。

小说秋东(暂名),缘由自小母亲给他讲述曾外祖母被日本侵略者枪杀在铁道边的真实事件展开。

...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