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才能举力承办举世闻名的上海世博会。
今年初夏的天气真够爽的,空气时常湿漉漉而清新凉爽。著名的大都市上海翻开了它年轮的最为激情岁月的一页。也许人们都不想错过亲眼目睹它今日的辉煌与风采。因此有一句流行问语,你去看世博吗?想。当然想。不想是假的。只是因为种种客观因素,限制了大部分人的成行。
我不想错过。
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到上海的第一天,没有游世博的计划。正好利用这个空当会文友,想必是最佳的选择。再说,想见墨砚与今秋已是早有的意愿,因此在离开武汉之前就与她两联系上了。为此,我们彼此都高兴着呢。这不,我一到上海就与她们联系,今秋热情邀请我入住她家。只是我们事先与同事说好的住在同事家里,只得婉拒了。她与墨砚商量好了,见面的时间与地点由墨砚安排。墨砚说,等我入住了就与她联系。显然墨砚是个办事有章法的人。
果真如此,当她知道我住在闵行区的南洋博士新区时,她告诉我,我离城区比较远,今秋也不近,为了方便人生地不熟的我,选比较中心的地带徐家汇为好,即坐地铁到徐家汇也很方便的。就这么定了。她不厌其烦地用短信告诉我,从九号口出站比较容易碰头。因此我没走一点冤枉路,下午五点半左右顺利到了徐家汇。
走出九号出站口,到了临街的路边,没敢走远,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灯光闪烁的街道、奔驰而过的大小车辆、大上海一角的傍晚就在眼前,我无意欣赏上海的繁华,也无心观看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俊男靓女,一心只盼着早些见到墨砚与今秋。
等候的心情总是别样的。尤其是等候不曾谋面却早已熟悉的文友,网上,我们彼此相隔千里,网下,此时等待,我们将是零距离。等待的过程总让人觉得流动的时间凝固了,我心目中的二位文友迟迟还未来到。
我立在不知名的大楼门厅里,左手边是肯德基快餐店,右手边是必胜客快餐厅。此时的我面朝街道左顾右盼,生怕错过了二位的到来。同时还发短信告诉她们我所在的具体位置。
十米开外,我见到人群中身着白色衣衫的她向我走来,正是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墨砚。也许,我与墨砚几乎是同时看到彼此的,我扬起...